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赣州热点>> 正文内容

好风凭借力 扬帆再远航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记者曾艳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4日

 

好风凭借力 扬帆再远航
党中央国务院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关心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纪实

 

    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距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出台,已过去整整两年。

    两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赣南这片充满着光荣与牺牲的红土地,借着《若干意见》的利好,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生机勃发的红色热土作为中国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正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振兴发展的步履更加稳健。

    感恩,铭记,奋进……在振兴发展第三个年头,赣州更加睿智把握机遇,沉稳面对挑战,更加有底气面对未来。

    好风凭借力,扬帆再远航。未来,赣南人民将把这份关心与支持化作恒久的鼓舞与动力,谱写更加美好的锦绣画卷。

    殷切的关怀

    赣南是一块红色故土,在这里,中国共产党曾领导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

    如今,硝烟散去,这片红土地并没有被遗忘。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对这块浸透着革命烈士鲜血的红土地,充满深情、高度关切。

    赣南所迈出的每一步,都倾注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关注。60余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赣南苏区一直厚爱有加,赣南共有8个县(市)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十一五”以来,中央投资支持赣南实施了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等方面项目共15131个。

    一笔笔帮扶资金,一项项特殊政策,凝聚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赣南的厚爱。

    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构想提出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屡次强调,赣南苏区历史贡献特殊、历史地位特殊、面临困难特殊,应予特殊支持。有5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先后13次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赣南苏区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主体,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由于种种原因,赣南苏区目前经济发展依然滞后,人民生活仍然比较困难。如何进一步帮助和支持赣南苏区发展,使这里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使苏区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应当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应予特别支持。

    2012年6月28日,《若干意见》正式出台,为赣州经济社会发展谋篇布局,量身订制,翻开了赣南发展的崭新一页。

    国务院及国务院办公厅先后下发10个文件,明确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规划、重点工作部门分工、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南康撤市设区、龙南及瑞金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设立赣州综合保税区等重大事项。

    2013年2月25日,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作会议在赣州召开。将11个县(市)纳入国家罗霄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范围,国家给赣南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占赣南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

    2013年8月30日,中央决定,由中组部、国家发改委牵头,39个国家部委对口支援赣州18个县(市、区)、赣州开发区。

    ……

    桩桩件件、点点滴滴,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赣南人民的殷殷牵挂和特殊关爱。

    党中央对贯彻落实《若干意见》,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始终深切关心,力度不断加大。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这是对赣南的全新战略定位,是殷殷的关怀,是郑重的嘱托,929万赣南儿女将感恩奋进,砥砺前行。

    特殊的关注

    由于基础差、家底薄,战争创伤留下的后遗症和历史包袱长期制约着赣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欠发达、后发展一直是赣南的基本特征。这片为新中国付出重大牺牲、作出巨大贡献的红土地,渴望发展,期待振兴。

    多年来,国家部委在政策、资金、项目上给予赣南经济发展巨大的支持,把党中央、国务院对赣南人民的关心关爱落到实处。

    2012年4月10日至16日,带着党中央的殷切关怀,由国家42个部委149人组成联合调研组,分12个调研组,分赴赣南18个县(市、区)实地调研,考察几百个项目,召开近50次座谈会,行程2.5万多公里,为《若干意见》的出台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依据。

    在《若干意见》出台实施后,国家部委密集出台各项配套政策,全方位对接渴求发展的赣南。截至目前,39个国家部委出台77个振兴发展具体实施意见或对口支援政策,突出从政策倾斜、项目扶持、资金支持、人才保障等方面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在政策倾斜上,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2013年1月10日联合下发通知,明确赣州市自2012年1月1日起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赣州市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两周年以来,全市共有501户企业享受了5.75亿元的企业所得税减免,惠及全市有色金属、电力、农副食品加工等近40个行业,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受惠最大的行业;项目扶持方面,交通运输部明确将加快鹰瑞梅铁路、赣州至井冈山铁路前期工作,支持赣深客专、蒙西至华中煤运通道延伸至泉州铁路、赣韶铁路复线建设项目纳入规划等;资金支持方面,国家烟草专卖局明确今年追加补贴赣州卷烟厂技改投入资金5亿元,每年投入2亿元资金用于支持赣南苏区农村建设,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亿元对口支援兴国县农村建设,2013年度3亿元专项资金已落实到位,2014年度1亿元专项资金已上报审批;在人才保障方面,中组部同意扶持赣州设立海外高层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启动与部委和央企干部上挂下派工作,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选派10名领导干部到国家部委、央企挂职锻炼,39名中央国家机关单位干部下派赣州挂职。

    “纲举目张。”赣州市委党校科研处主任胡宗洪教授说,在国家层面构建的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政策体系的架构中,《若干意见》是总纲,绘制了赣州经济社会发展“路线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是在国家层面建立的落实《若干意见》的协调推进机制。“对口支援方案”是中央整体性、系统化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再部署、再给力,构建人才、技术、产业、项目相结合的对口支援工作格局。

    量身打造的政策,扎实有效的措施,在国家部委的关心支持下,赣州擂响了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战鼓。

    持续的推动

    如何推进赣南苏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让赣南苏区人民、革命后代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省委、省政府始终牵挂于心。

    《若干意见》出台后,省委、省政府第一时间在赣州召开动员会,举全省之力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

    随即,我省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我省成立了以省委领导为组长、省直有关部门和有关设区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筹解决《若干意见》实施中的重大问题。

    省领导对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始终殷殷挂怀。

    省委书记强卫到任江西后,多次亲临赣州考察,走边远山村,话农家忧乐,听民声民愿,所到之处,和赣南的干部群众心手相牵,共话振兴发展大计。3月23日至25日,强卫又一次来到赣州,辗转石城、会昌、寻乌、安远、定南、全南、信丰、大余等县调研,并召开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工作座谈会。他鼓励全市党员干部群众要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全面落实《若干意见》和《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政治、政策、区位、资源、生态、人口、国土及后发优势,抓实招商引资,落实签约项目,做实特色产业,形成产业集聚,努力让政策落地、项目开花、产业结果,不断做大经济总量,推动发展升级。

    省委副书记、省长鹿心社殷殷嘱咐:推进振兴发展,要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增强内力与开放搞活、国家支持与自身努力的关系。他还多次亲赴赣州城乡,躬身调研。

    两年来,有29个省厅(局)相继出台了具体实施意见或支持政策,或与我市签订了推进振兴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国策良方,厚泽赣南。《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深切关怀,省委、省政府强力推动,国家部委和省直厅(局)的倾力支持下,全市上下感恩奋进,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2012年、201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中趋好,好中趋快,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部分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饮水思源,慎终追远。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全省大力支援下,赣南干部群众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团结一心,奋力拼搏,赣南一定能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与全国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我们相信,赣州的明天更美好。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