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作者:林建华 记者喻晓佩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7日
在章贡区水西镇横江村,李道信几乎无人不识,且被亲切地称呼为“老李”。老李其实不老,才48岁,黑而略廋的脸上总挂着可掬的笑容。李道信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种着11亩地果蔬,养了四五十头猪,家里有车有房有存款。日子过得着实让人羡慕。
只要人勤快 衣食不用愁
6月10日,当记者来到横江村墩背采访时,李道信正在菜地翻看自己引进的梨瓜新品种——百梨脆。“这个梨瓜又香又甜又脆,种的人不多,因为错开了上市期,要下个月才上市,价钱应该不错,就担心近来雨水多,品质受到影响。”李道信一边查看一边介绍道。
作为村里的农业示范户,李道信不但种菜的历史长,技术也很不错。早前,他只在自家的几块菜地里种菜,那时卖菜就骑个摩托车,边上挂两个筐子,因为装不下,后来便买了辆三轮摩托车。再后来,除了自家的6亩地,他又租了周边的5亩菜地,送菜的工具也是“鸟枪换大炮”,花8万多元买了辆皮卡车。李道信不但种了菜,还常年养着四五十头猪。开春时,他还会把外地的鱼苗贩卖给周边的鱼塘养殖户,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可以赚不少钱。
一儿一女在外面做事,家里这么多事就靠李道信夫妻俩拾掇,哪里忙得过来呢?李道信说,他农忙时请了人帮忙,虽然有时一个月要付3000多元工资,但算起效率来,还是很划算的。李道信算了一笔账:11亩地,肥料一年需3吨左右,得用好的进口复合肥,约1.35万元;农药一年5000元左右,看菜的发病情况定;请工人一年3.6万元;4.2亩地的租金,一年约2000元。每块菜地每年种三季,基本上批出去的菜,很少低于2元/公斤,贵的时候6元/公斤都有,价格便宜的,产量也高。一年下来,净收入有十几万元。
种菜有前途 想找到“传人”
跟许多急着搬离农村的人不一样,李道信选择了待在自己熟悉的家园,继续种自己的菜。女儿在城里的服装店上班,儿子读了大学后,在某品牌酒公司做销售,但论起收入,比李道信夫妻俩差远了。可孩子们有自己的想法,不愿像他一样风吹日晒干农活,自家的“菜艺”眼看着后继无人,李道信琢磨着得找个传人。
“我舍不得这块土地,农村有农村的好处,空气清新、水干净,自家种的、养的东西吃着实惠、放心。”李道信说,不论怎样发展,吃菜的人只会越来越多,种菜什么时候都有前途。虽然儿女不愿“接班”,但他还是想把自己的夫妻蔬菜基地不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