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简国林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8日
今年6月17日,是第二十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是“依靠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中国主题为“绿化荒漠,美丽中国”。
我市风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贡江流域两岸的兴国、于都、赣县、宁都4县,由于土地的沙化,给农业生产以至人民生活和整个经济建设带来极大危害。为有效地解决沙化土地带来的危害,赣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沙化防治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生态建设,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长防林工程、生态公益林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森林公园建设、湿地公园建设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项目,集中资金、技术、劳力,重点治理沙化土地,同时采取了灵活机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开发治理沙化土地。
我市在治理中坚持生态优先,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根据沙化土地类型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固定沙地种植了生长快、经济效益好、防沙能力强的杂交竹、黄竹、脐橙、黑李、梨等;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固定沙地种植了枫香、苦楝等生态林,同时加强了封山育林,提高风沙化土地的植被覆盖率;对沙化耕地加强了水利设施建设,改善排灌条件,采用水旱轮作、间作等调整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由于沙化土地的治理既注重了生态效益,又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调动了全社会防沙治沙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各地防沙治沙工作的顺利开展,沙化面积逐年下降,“宁都要迁都,兴国要亡国”早已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