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赣州热点>> 正文内容

在极大市场需求的推动下——
赣州新型建材转型正当时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13日

    近日,工人在会昌县天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装载一批运往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点的蒸压粉煤灰砖。何春松 摄

 

    □刘德周 吴冬玲 郭世强 记者廖福玲

    2013年以来,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建设高潮中,特别是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全面开工,我市新型建材产业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13年1月至11月,我市新型建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13.32亿元,同比增长26.86%;利税总额13亿元,同比增长83.83%。在极大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市新型建材产业也在积极寻求转型升级。

    新型建材“闯”市场

    近日,在会昌县天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一辆辆工程运输车频频光顾。前来购买新型环保砖的西江镇大田村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承建商肖贱发说:“使用新型墙体环保砖,绿色环保,不仅质量好,价格也实惠。”

    在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中,会昌县大力推广使用新型环保砖,一方面做好新型建材的需求供应、质量监督、价格调控等工作,切实提高产品质量,真正把符合农村建设规划、质量性能有保证的优质建材送到农户手中;另一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理念,邀请消费者、工匠到企业实地参观,现场体验、了解使用新产品的优越性,以及采取“三送”干部和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质量监督员深入各集中改造点宣传的方式,转变农村群众固有的观念。同时,该县加强对工匠的培训,提高工匠的节能环保意识。

    “新型墙体环保建材原料是尾矿废石、废渣,它把资源变废为宝,价格比页岩砖低廉,具有很强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了‘多赢’。为扶持新型建材企业做大做强和保护资源,我县相关部门和新型建材企业共同发力开拓市场。”会昌县工信局干部钟礼春说。

    会昌县还编制了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和限制、淘汰实心黏土砖规划,鼓励帮助发展类的新型墙体材料企业积极申报进入省级目录,推动新型墙体材料企业发展壮大,对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促使其逐步退出建材市场或转产。

    会昌县新型建材的快速发展是我市新型建材产业发展的生动体现。那么,为何我市新型建材产业发展如此之快?市工信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2013年是《若干意见》实施的第二年,拉开了建设的高潮,特别是我市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全面开工建设,需要大量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用量同比增长30%,从而提高了新型建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量;二是2013年我市的天气特别好,下雨少,适合基础、重点工程建设,拉动了建筑材料的用量;三是周边城市的水泥进入我市的用量减少,从而增加了本市水泥的用量;四是陶瓷和玻纤产业快速发展,2012年这两个行业中规模以上企业有6家,而2013年则达到12家,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近日,信丰县成功对县内新型建材龙头企业——江西圣塔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实现“二次招商”。该企业将在园区投资5.6亿元兴建日产4500吨旋窑水泥生产线暨9兆瓦余热发电站技改项目,生产经营硅酸盐水泥熟料,项目竣工投产达标后,公司年总销售收入可达12亿元。这是信丰县大力实行产业招商,扶持建材企业发展壮大,推进新型建材产业提档升级的又一成果。

    新型建材产业是信丰县的四大工业支柱产业之一。该县十分注重引导新型建材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提升产品的档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该县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对创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或者创国家驰名商标、中国名牌的工业企业,县里分别一次性奖励5万元至50万元不等,并对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新扩改和技术创新项目在申报、立项等方面给予优先。县财政还安排了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企业引进新工艺、推广新技术。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扶持下,信丰县新型建材企业实现大步跨越发展。

    事实上,为加快新型建材产业的转型升级,我市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加快落后产能退出,并鼓励落后产能退出后积极转型,比如,水泥行业立窑企业在不增加产能的前提下转为粉磨站企业,玻纤行业代珀炉拉丝企业转为深加工企业。我市还严格控制产业布局,加强项目管理。依据我市资源状况,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只在瑞金-会昌-于都-兴国和信丰-龙南一带布点,我市将尽快打造以瑞金为中心和以信丰为中心的两个水泥熟料生产基地;在其他县(市、区)只建设1家至2家独立粉磨企业;陶瓷在寻乌、石城等县布点,玻纤主要在上犹、南康布点。

    推动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为了推动新型建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市工信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我市将严格行业准入制度,按照“控制性扩张、结构性提质、有序性开发”的思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新型建材产业准入门槛,变引资为选资;鼓励低耗能、高效益、高技术含量的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严格执行国家产能政策,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控制新入产能过剩项目,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

    在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方面,我市将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和大型化装备,重点支持发展4000吨级以上的水泥熟料生产线;加大节能减排,鼓励和支持新型干法窑系统废气余热进行回收利用,采用纯低温废气余热发电,变废为宝,把热能转化为电能,进入良性循环再利用;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抓住水泥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采取上大关小、奖励、补贴等多种方式,淘汰一批落后生产企业,改善环境质量;鼓励和支持大型水泥企业集团采用先进技术和装备对兼并重组后的中小型企业改建为配套粉磨站、中转库或预拌混凝土等接替产业的企业。

    我市还将重点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特种用途的玻璃纤维及制品,扩大玻璃纤维应用领域。我市将淘汰坩埚拉丝等落后工艺,加快发展与池窑拉丝配套的产品应用开发和制品深加工,以满足航空航天及国防等领域的需求;大力促进玻璃纤维工业的战略性可持续发展,支持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复合材料工业的集约化发展,促进其向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建设玻纤产业基地,在“十二五”期间,利用我市资源优势,发挥好龙头企业的作用,支持在南康或上犹加快玻纤产业基地建设,在产业基地中形成拉丝-纺织-功能复合材料-多功能型复合材料制品等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产业集群。

    此外,我市将建立信息沟通平台,加强行业管理,综合发挥各方作用,加强行业管理。我市将发挥市墙革办和散装办作用,引导水泥生产企业向水泥下游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方向发展;强化市水泥质检站作用,做好水泥生产企业质量监督工作,规范水泥产品质量;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构建政企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开展行业自律,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共促我市新型建材产业又好又快和谐发展。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