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30日
|
□陆川 记者李华 幸菲菲
漫步赣南大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不断延伸,一座座公园敞开怀抱,一张张面孔笑靥如花,远处林立的脚手架和高高的建筑吊塔遥相呼应,城镇面貌今非昔比,大街小巷干净卫生,城乡管理井然有序,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浪潮扑面而来。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县城、圩镇等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新型城镇化,正让赣南城乡绽放出新的魅力。
科学规划引领 赣南城市群加速崛起
“赣南大道通车后,开车半个多小时就可以到南康,不比以前走一趟要一个多小时。路修通了就是好,我现在每天都回家住了。”近日,家住章贡区却在南康一家贸易公司上班的刘丽开心地对记者说。如今,总长35.7公里的赣南大道,犹如赣州市中心城区张开的“双臂”将南康、赣县揽入怀中。
近年来,我市围绕全面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坚持规划引领,加快构建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大力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城镇化发展步入快车道。以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为龙头,科学合理的赣南城市群正加速崛起。
据了解,2013年,全市新增城市建成区面积近10平方公里,在建城建项目1223个,同比增加9.29%。目前,瑞金、龙南都市区规划已召开初步方案汇报会,设计单位正在修改完善,并将于近期再次征求相关县(市)意见后进行纲要论证,全市基本形成从市域到村镇的五级城乡规划体系。《赣州都市区总体规划》已通过省政府批准开始实施,南康撤市设区也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准,改变了江西省只有一个特大城市的城市结构格局,根据规划,构筑了“一核、五心、三轴”的都市空间发展总体结构和“一带、三轴、六区”的城市空间发展总体结构;确定赣州市的城市性质为: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我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我市坚持科学规划引领,把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摆在突出位置,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以瑞金、龙南次中心城市和卫星城市为依托,以县城和特色中心镇为节点,构建赣南城市群。”日前,赣州市城乡规划建设局局长廖乐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科学规划建设章康新区”“科学规划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强化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辐射带动能力”,《若干意见》为赣州建设品质城市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坚定了信心和决心。武陵大桥、沙石大桥、黄金大桥已完成主桥下部构造施工,正在进行上部构造施工,客家大桥正在进行基础和下部构造施工。九路已基本完成施工图设计……赣州正以实际行动全面加快落实《若干意见》。
统筹城乡发展 小城镇旧貌换新颜
“政府给我们买了失地养老保险,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乡里的工匠培训,成了不用种田的手艺人了。”储潭村上高组失地村民高学良说。
坚持以城带乡,促进城乡一体化,加快统筹城乡发展,这是赣州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城镇化发展新路的一大亮点。当前,赣州各县(市、区)正按照产业集中区、城市综合体或特色小城市的要求,着力规划、扶持发展一个中心镇,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联动发展的良好势头。
赣县作为赣州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中的先行先试示范区,以储潭镇为起步区,按照“散居变聚居、管理社区化,农民变市民、保障均等化,发展互动区、产业联动化,打造综合体、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推进示范区城乡“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六个一体化,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
目前,我市率先在全省编制完成覆盖赣县2993平方公里的县域城乡统筹规划;完成了赣州市统筹城乡发展赣县示范区核心区规划,覆盖储潭、五云、湖江和沙地4个乡镇63个村全部区域共790平方公里,人口12.8万;编制了162.5平方公里赣县城市空间发展概念规划等120多项规划,优化完善了14项配套政策,实现了土地利用、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三规”叠合。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新型城镇化使城市空间不断拓展,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传承文脉凸显生态 赣南城乡展新姿
马头墙、青披檐、花格窗、垂花柱……放眼市中心城区文清路,从厚德路口到南京路口,沿街店面全部穿上了宋城“新装”。如今,改造范围内的1240米的文清路、491米的厚德路和赣州公园融为一体,成为老城区的人文风情街、“宋城博物馆”的印象前厅,让宋城赣州的城市记忆更加凸显,整体风格更美了,商业人气更旺了。
目前,我市围绕建设品质城市目标,加强赣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高品位地开展江南宋城核心区规划,将其打造成品味宋城古韵、品读客家风情、品尝赣南美食的文化产业园、旅游景区和影视基地;加强城市整体风貌设计与保护,以郁孤台、八境台和慈云塔等景观制高点,以古城墙和章贡两江水系为景观带,保护河套老城区的整体风貌,并着力推进七里窑遗址申报国家考古大遗址保护、宋城国家遗址公园建设等项目,使赣州丰厚的文化遗产特别是宋城文化在新时期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
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市既注重历史文脉的传承,也非常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努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为76.2%,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和全流域水质达标率均为100%,“生态家园”成为赣州一张响亮的名片。栽好梧桐引凤来,近年来赣南城乡环境的变化吸引了一批国内知名企业,中航城、中海集团、伟创力集团、华润集团、宝能集团等相继入驻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