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记者杜冰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6日
近年来,债务融资工具市场飞速发展。据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数据,目前债务融资工具累计发行量已近11万亿元,存量规模超过5.3万亿元。而随着债务融资工具市场广度和深度的进一步拓展,债务融资工具新增发行主体正在向地方性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转移,这就要求市场配备与需求相适应的承销队伍。
日前,交易商协会已经将债券主承销大门向城商行打开,且有多家城商行在跃跃欲试。而这一市场在为中小银行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改善资金问题的同时,也存在着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城商行将要面对的是产品定价能力与风险管理水平的双重考验。
债券主承销大门向城商行打开
日前,交易商协会发布公告称“建立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商分层机制,主承销商分为A类主承销商和B类主承销商”,在此基础上,启动了地方性银行类参与B类主承销业务的市场评价工作,这意味着早已跃跃欲试的城商行看到了晋级为B类承销商的希望。
根据交易商协会最新的会员名单,目前拥有债务融资工具A类主承销商牌照的共有32家金融机构,包括22家商业银行和10家证券公司,这其中就包括了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和南京银行三家较早参与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业务的城商行。而在其他28家普通承销商中,包括徽商银行、杭州银行等11家地方性城商行和农商行,则有望在建立分层机制后晋级B类主承销商。
而与现有32家A类主承销商的全国牌照不同的是,交易商协会限定了B类主承销商“可在注册地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开展主承销业务”。交易商协会表示,“上述工作将进一步丰富和优化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业务体系,提升和增进银行间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近日有消息称,多家城商行已在积极准备申报材料申请债券主承销商牌照。记者了解到,除了部分已在普通承销商梯队中、具有一定申请实力的城商行之外,还有一部分“后来者”也跃跃欲试。据业内人士透露,因这部分城商行受自身能力限制,又不想轻易放弃这块蛋糕,为此大多正在尝试以“参团”形式申请成为主承销商,积极争取与具备资格的大行“联姻”是其主要思路,但目前的进展情况依然还是未知数。
主承销商分层 内外利益兼备
业内人士表示,推出主承销商分层机制,一方面可以丰富主承销商队伍结构,优化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业务体系,发挥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优势更有效地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另一方面,对于中小银行特别是地方性银行而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着改善其资金问题的内在动力。
“向城商行放开主承销商资格,一个主要原因是随着近年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有发行需求,但其相对较小的发行量却被大行的高门槛挡在了门外,这就需要发展一批能够与这部分客户相匹配的承销主体。”据一位投行业内人士透露,设置规模门槛是大行“歧视”中小发债客户的一个直接表现,某大型商业银行就针对债券承销业务设定了5亿元的融资额起点。相比而言,中小银行则更愿意放低身段,有的银行甚至曾以“债券发行若不顺利,全额退还前期费用”的承诺来吸引客户。
在另一方面,部分已具备主承销商资格的城商行,其近年来的债券承销业务大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承销规模和承销速度都在飞速发展。记者查阅年报数据看到,今年上半年,北京银行承销发行债券66支、总规模达10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0%和248%,市场份额同比提升2.08个百分点;南京银行上半年债券承销收入达0.82亿元,同比增长228.40%,占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比例13.36%,较去年同期占比提升了8.45个百分点。
业内专家表示,在国外成熟金融市场上,债券融资比例远远大于信贷融资比例,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在我国利率市场化加速的背景下,债券承销业务作为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银行的利润贡献日益显现,这是吸引越来越多的城商行积极参与到这一市场分羹的直接原因。同时,除了承销费之外,债券承销业务为银行所带来的客户存款、结算、贷款等综合收益更是不容小觑。
同业联合胜过“单打独斗”
虽然加入债券承销业务市场的前景广阔,但是业内专家还是提示城商行在进入市场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价格战激烈、灰色地带多”是业内专家评价当前债券承销市场的两个关键词。“目前,我比较担心的是城商行自身是否有能力应对各种未知的经营风险。”业内专家表示,这取决于银行的产品定价能力与风险管理水平。
据记者了解,当前各银行对债券客户的选择标准主要依赖于国内三大评级公司的客户评级,然而,我国的债券评级还存在诸多乱象,以其作为关口把控事实上并不严谨。与此同时,目前不少银行将投行业务作为创收部门赚取利润,却没有计提相应的风险拨备,特别是一向被视为通道型的债券承销业务。而以此前曾发生过的兑付危机事件来看,如果发行人无力偿债,都是由主承销商协调资金还款,商业银行事实上背负了债券债务的“兜底”责任,这就存在一个很大的风险点。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债券市场债券债项和主体评级下调已超过100起,远多于去年。对于城商行而言,由于其面对的客户普遍风险较大,则更需严格规范这一风险管理。
此外,随着市场的繁荣,日益加剧的竞争对本就处于劣势的城商行十分不利。今年的债券承销市场出现了两个新的趋势:“一是债券联合主承销在增多;二是客户更换债券主承销的现象增加。随着债券和金融市场的结合度越来越高,债券的发行节点变得尤其重要,若在债券发行以后,企业发现价格与中枢定价、同类企业债相比高出太多,那么很可能在下次发债中另寻他家。这些都表明债券承销市场开始进入了激烈的竞争中。”上述投行人士表示,目前为了扩大债券承销量,一些银行已经开始采取主动降低费率的方式。
“中小银行若只依靠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很难把投行业务做强。中小银行应充分用好彼此之间的紧密关系,且要充分利用在当地的资源优势,如果能够共享渠道和资源,就可以通过延伸服务来做大投行业务。”一位城商行内部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