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4日
|
□李世锋 王捷 记者杨桂兰 文/图
随着开放形势的不断发展,安全隐患与风险也随之扩大。如何坚持把关与服务并重,守住监管底线,促进进出口贸易又好又快发展,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和国家经济安全,成为我市检验检疫部门的新课题。有了“安全底线”,才能为开放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将口岸“搬”到赣州就近把关
今年以来,赣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积极探索并践行将沿海口岸“搬”到赣州,选择赣州铁路东站国际箱场站作为进出境集装箱集中查验处理平台,对“赣州——厦门”海铁联运班列给予配套服务,支持苏区振兴,建立了以“场站闸口依托型+企业依托型”为基础的集装箱监管模式,培训经营单位预检员,在检验检疫视频监控下,完成集装箱相关卫生检疫及其卫生处理工作。
目前,从赣州铁路经铁海联运出口,每个集装箱可节约运输等项目成本至少3000元,时间由3天缩短至22小时。国门上的安全把关,是开放型经济的保障。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赣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查验集装箱4439标箱,同比增长288%,将辖区近九成进出口企业纳入检验检疫便捷验放通道,与沿海企业一样享受“门到门”国际物流服务,其中检出不合格1368标箱,截获小杆线虫、活蜘蛛等入境有害生物12批次,有效地保护了赣南红土地的生态安全。
为加快企业产品通关,赣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还大力实施无纸化报检、检验检疫电子监管快速核放等服务措施,提高了通关速度,为企业减负增效。至8月底,实施无纸化报检企业7家,对所有企业全部实施了电子化合格评定和快速核放,最快仅需5分钟即可完成签证放行手续。
●帮助企业用好出口“优惠券”
赣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桂家祥解释,帮助企业更有效地用好原产地证书这张出口“优惠券”,是目前“掘金”开放型经济的一大法宝。
目前我市出口产品可享受普惠制和区域优惠关税的产品量约占25亿美元,而签证量只有3亿美元左右(可获得进口国关税优惠至少1800万美元),占可签证量的12%左右。针对我市原产地证利用率低的现实,赣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通过“深入基层、转变作风、掌握实情、服务外贸”的主题调研活动,深入企业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帮助更多企业了解并主动用好这张出口“优惠券”。今年1月至7月,赣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签发原产地优惠证书3200余份,签证金额2亿美元,帮助企业获得关税优惠1200万美元。
为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赣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积极落实国务院要求,自今年8月1日起至12月31日期间,对辖区报检的所有出境货物、运输工具、集装箱及其他法定检验检疫物免收出境检验检疫费。据测算,这一政策的实施,预计可为辖区出口企业免除检验检疫费619万元,惠及企业近400家。
为了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效发挥认证认可作用,赣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还帮助近200家企业获得ISO900、ISO14000、HACCP、GAP等体系认证和产品3C认证,为这些企业和产品通畅走向国际市场获得准入资格。
●破壁垒助赣南“制造”走向海外
桂家祥表示,企业的合理需求是检验检疫部门工作的导向。近年来,针对企业出口遭遇的技术壁垒,赣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积极以检疫技术和对外技术谈判破除国外技术壁垒,助推赣南脐橙等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走向世界。在对赣南脐橙进行疫情疫病、质量安全本底监测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各国在脐橙方面设定的技术性贸易措施,逐步开展赣南脐橙输日、输欧、输美、输澳等解禁预研究,力促赣南脐橙扩大全球市场份额。并在条件成熟时,逐步开展其他优势产品领域的同类研究工作和出口推进工作。今年以来,共申报有关科研课题10多项,其中《赣南脐橙质量安全状况本底调查及其技术支撑体系建立》质检公益课题已获得支持资金180万元,为开展解禁预研,破除国外技术壁垒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效发挥认证认可作用,帮助近200家企业获得ISO900、ISO14000、HACCP、GAP等体系认证和产品3C认证,使这些企业和产品获得了走向国际市场的准入资格。
同时,作为技术执法部门,赣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加强了与市商务局等部门的合作,积极申报建设赣南脐橙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为赣南脐橙等赣南优势农产品提供优惠检测服务,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