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正文内容

IPO空窗期投行集体歉收 兴业国海光大西南逆势增长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姚伟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5日

  IPO的停摆,使得券商的投行业务普遍出现歉收局面。

  19家上市券商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在经纪和资管业务的双轮驱动下,除光大证券外的18家券商,前9个月净利润增长2.53%-869.43%。

  美中不足的是,15家券商投行业绩同比下滑,只有兴业证券国海证券、光大、西南证券的投行同比逆市上升。

  “IPO停止一年拖累了投行。”一位上市券商投行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投行利润主要有三块,再融资、并购重组和债券承销。

  一位上市券商高管直言:“投行低迷之际,合规部门更要对项目风险严格把关,坚绝杜绝饥不择食而上马有质量瑕疵的项目。”

  投行集体歉收

  与经纪、资管业务的风光无限相比,投行业务2013年前9个月呈集体歉收局面。

  Wind资讯显示,截至10月末,券商承销收入合计17.82亿元,其中15.64亿元来自增发,占比超八成。2012年同期券商的承销收入合计64.25亿元,仅7.53亿元收入来自增发,54.57亿元的收入由IPO贡献。

  降幅最大的当属西部证券,前三季度的承销净收入仅526.19万元,同比骤降80.59%。

  事实上,IPO暂停使倚重新股业务的投行遭遇滑铁卢,国金证券招商证券中信证券方正证券长江证券国元证券华泰证券东吴证券山西证券,2013年前9个月的承销业务净收入分别同比下降72.25%、68.04%、52.27%、52.09%、49.35%、41.94%、32.07%、31.17%、0.16%。

  投行承销IPO能力与增发相差无几的广发证券东北证券太平洋宏源证券,前9个月的承销业务净收入分别同比下降74.33%、56.20%、53.65%、39.11%。

  “目前还有489家公司在排队IPO,因此有些专做IPO的保代仍选择坚守,但有一部分已转做再融资、并购等,甚至有一部分转到固定收益、自营等部门。”一位东部券商的保代说。

  4家券商逆势增长

  一位上市券商投行部门负责人表示,2013年投行挖角时,再融资、并购重组方面经验丰富的保荐相比于做IPO的保代更吃香。

  “投行部门也在积极拓展新的盈利增长点。”上述东部券商保代说,2013年以来,许多投行部门朝着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大投行”方向转型,因此介入许多类似股权质押式回购、资产收益权转让与回购等创新业务,但这些业务面临银行、信托的激励竞争,加上需要与券商资管等部门分成,因此对投行的利润贡献水平还不高。

  不过,兴业、国海、光大和西南4家券商的投行业绩却逆市增长。

  前三季度,兴业的投行增长傲视同行,其承销净收入由7218万元涨至2.0285亿元,同比大涨181.02%;国海同样骄人,1-9月的承销净收入由去年同期的1.0833亿元升至2.1641亿元。

  若非因承销天丰节能蒙羞,光大证券的投行堪称“转型”典范。2012年,光大承销2单IPO、1单增发,承销IPO的能力明显优于增发,但光大并未患上IPO依赖症,其投行2013年加强了股票再融资和债券融资业务,投行业绩不降反升,1-9月,光大承销净收入达2.1793亿元,同比增长57.37%。

  西南证券也不逊色,承销净收入由去年同期的1.4146亿元升至1.5546亿元,同比涨9.8%。其应对之策是提高债券和并购项目在投行业务中的比重,结合战略布局增加重庆地区业务的比重,提高通道业务附加值。

分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