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胡健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0日
在浙江丽水,民间互保已经形成一个个巨大的金融圈,其天然缺陷是,一个联保圈子往往行业相同,经济上行时,一荣俱荣,但经济放缓时,则可能一损俱损。这种互保对企业的杀伤力极大,一旦一家企业出问题,其他企业都会面临抽贷、查封、拍卖的危险。那么,在当地管理部门看来,如何从根本上改善这种情况呢?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企业因担保等问题而导致的被抽贷现象,正成为政府关注的重点之一,但提及解决办法时,政府更多表示企业是核心,有心救助,但手段不多。
当地多位政府官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互保联保,特别是涉及高利贷企业的数量、规模,政府很难掌握第一手数据,但不可能发生连锁危机。
丽水经济增速放慢/
丽水经济数据显示,2012年,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533.76亿元,增长16.6%,增幅位居全省第一;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56.87亿元,增长高达32%,增幅位居全省第二,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133.27亿元,增长32.4%,增幅位居全省第二。
丽水经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丽水是浙江经济较为落后的城市,经济总量小,相对浙江其他地区包袱也少,所以经济发展速度很快,衡量丽水的发展也主要看经济增速。
今年上半年,丽水经济有所减速。今年上半年,当地完成工业投资80.28亿元,增长20.9%,增幅居浙江省第5位;制造业投资增长16.8%,但增幅相比去年分别回落13.3和20.8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完成产值768.30亿元,增长14.3%,增幅位居全省第3位。
丽水经信委发布的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材料显示,部分企业受连保责任影响出现资金困难,经营压力上升,近期青田、市区、龙泉、松阳等地均新出现企业停产及受“互保”牵连影响正常经营现象。
在一系列原因的影响下,丽水当地企业扩张性投资需求受到抑制,“从各地实际看,近年来挂牌项目流拍、投资项目流失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受宏观经济形势趋紧、融资难度加大、投资信心下降等因素影响,企业普遍在战略选择上主动收缩。”丽水市经信委称。
此外,当地各行业分化明显,金属制品业等重点行业增势明显,用电量大幅回升;而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合成革)、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阀门)等行业持续低迷。《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低迷行业恰好是互保担保危机发生的重灾区。
政府关注互保危机/
提及由银行抽贷、民间借贷等引发的企业资金链危机,丽水相关政府部门都表示关注和担忧。
“互保联保是企业在抵押物不足时,互相担保而形成的连环套,这其中确实对一些企业有影响,一方面是本身区域内企业有互保联保,还有企业和开发区之外的企业也有担保关系。”丽水开发区经发局副局长齐旭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一个案例是,一家开发区外的本市企业由于偿还难题,导致7家担保企业受到牵连,这7家企业全部是开发区内的企业,其中一家已经停产,其他6家承担起了担保责任,目前还在正常运营。出现问题的源头企业主业是塑胶行业。
“企业担保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存在的,如果第一层不倒还好,一旦倒掉,后面一层层的问题都会连带产生。”齐旭君说,比如只有一家企业停产,会牵连到4~5家,而第三圈还有很多企业,这样翻上去,可能一个企业会影响40家企业。据记者了解,丽水开发区东扩块去年底已摘牌企业70家,目前累计开工41家,仍有20多家企业没有及时开工或恢复施工。
“2008年以后,企业贷款环境比较宽松,很多企业将贷款投向房地产、矿产等领域。这也只能具体分析,因为这涉及企业机密,我们无法掌握这一具体情况。”齐旭君无奈地表示,政府也曾在许多场合告诫企业不要过度借贷,不要去赌经济形势的好坏,要埋头做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