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政协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6日
初秋的赣州,仍然炎如盛夏,然而,更加火热的是800多万客家人的热情。
近日,以“弘扬客家文化、深化赣台合作”为主题的第六届海峡两岸客家高峰论坛和第十一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在“客家摇篮”赣州开幕。
包括近800名台湾嘉宾在内的上千人参加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客家高峰论坛、客家文化发展及客家语言保存论坛、赣州市产业推介会,以及台湾客属宗亲祭祖大典等。短短几天,赣州见证并收获了这一轮丰硕成果。
□“赣台会”搭起虹桥
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上,一大批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项目成功签约。赣台两地共达成75项合作协议,总投资额39.4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其中,赣州达成22个合作协议,投资额15.99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现场签约达成的合作协议外,赣台基层交流合作也开启了新篇章。大会期间,赣州市台胞台属联谊会、信丰客家联谊会、赣州市旅游协会分别与台湾新北市客属文化协会、客家民俗文化发展协会、观光产业发展基金会喜结连理,携手共同推进赣台两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在赣州市产业推介会上,赣州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推介《重点招商项目》,促成了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与赣州市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投资促进战略合作协议》,并有12个项目上台签约,合作意向金额8.7亿美元。
对此,台湾禾伸堂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专案经理陈圣宜感觉良好:“对于我们台湾来的厂商,跟我们对接的人员都有洽谈,逐步在进行当中。”
赣台人缘相亲,商缘相通,经贸交流合作得天时、地利、人和,前景无限广阔。“赣台会”正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成为让更多台商知道赣州、了解赣州、结缘赣州的一个重要窗口。
台湾冠宇国际电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蔡钦铭告诉记者:“我相信,在未来的十年,两岸合作会有更好的机会。在台湾和赣州打造这么一个经贸文化合作的平台让双方都共赢。”
“赣州和台湾之间,具有客家亲,又有客家情。加上赣州的区位优势和地位优势,与台湾之间将会更加紧密。我们想借助‘赣台会’这个平台,进一步加强跟台商的沟通交流,以促进两地的更多发展。”赣州市商务局局长刘华明说。
□港台国际中心呼之欲出
在此间召开的赣州产业推介会签约仪式上,南昌台资企业协会在赣州开发区投资3.5亿美元建设港台国际中心。该项目建成后,将自主吸引100家台商协会总部、台资企业总部入驻。
据了解,赣州开发区正以立体式的架构探索产业集聚、绿色发展之路,打造“苏区曼哈顿”。去年,开发区规划约500亩建设总部经济区,并配套出台了《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工业发展基金、企业“三税”、企业高级管理者年度缴纳个税等方面,对总部经济项目提供优惠,加快推进总部经济区建设步伐。
赣州市台资企业协会会长王家隆表示,赣州、台湾两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在农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等方面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当前,赣州要充分利用好两地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在赣州投资创业台商的作用,不断推进两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特别是要通过“以商招商”吸引更多的台湾客商来赣州投资兴业。
记者了解到,赣州作为海西经济区城市之一,近年来出台了相关政策,积极承接台资企业转移。
赣州市在工业用地开发成本补贴、鼓励兴建标准厂房、鼓励发展总部经济、减轻规费负担、物流运输费用补贴、帮助企业缴交社保费用、帮助企业用工就学、住房保障等方面提供的优惠,被评价为是目前国内同类城市最优惠的政策。随着赣南振兴发展的国家利好政策的出台,赣州市政策洼地效应更为凸显。
现年49岁的王家隆2002年就来到赣州,11年来,他积极介绍台湾企业家来赣州考察投资,多次组织深圳、东莞等沿海地区的台商来赣州考察投资,并顺利促成了多个台资项目。
“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促进台商之间的沟通交流、互通信息,也可以促进台商和当地政府的相互了解、增进共识。赣州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朴实勤劳的客家人,这对台湾客商有较大的吸引力。”王家隆说。
□客家文化情牵两岸
赣州与台湾同宗同文、血脉相连,既有历史的联系,更有特殊的感情。
赣州是客家先民南迁第一站,也是在台客家先民的主要迁徙地之一,自古以来就铸就了两地浓厚的血脉亲情。赣州与台湾地缘相近、人缘相亲。
在台湾岛内有赣州乡亲近40万人,分布在岛内各县市,占江西籍台湾乡亲总数的五分之二。赣州18个县(市、区)在台湾岛内的乡亲都成立了旅台同乡会组织,在岛内影响较大。
赣州是江西省台湾籍同胞的聚居地之一,约有台属40余万人,有台湾籍同胞550余人,人数占江西省的二分之一,其中定居台胞300余人,主要聚居在于都县,其他分散在寻乌、全南、兴国、安远、宁都、章贡区。
2009年,江西省被列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第二批开放区域,为赣台两地互为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带来了新机遇。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加上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等立体化交通网络的形成,赣州正在成为台港澳地区的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赣州市紧紧围绕促进两岸和平发展的主题,充分发挥赣州与台湾间的人文、地缘、客缘等优势,两地人员交往日趋频繁热络,每年回赣州寻根祭祖、续修家谱或探亲旅游的台胞都在5000人次以上,赣州赴台探亲旅游的人员在8000人次以上。
赣州市先后培育了赣州台商创业园等8个台资企业转移承接平台,成为全国首批9个重点承接台湾产业梯度转移城市之一。宝成、光宝、大润发等一批台湾知名企业先后在赣州投资兴业,台资已成为赣州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