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付碧莲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23日
今年,外资行除了受到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速度加快所带来的冲击之外,还明显受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所带来的影响
8月21日晚间,上海交通银行公布2013年业绩,净利润增长率在已经公布半年报的5家上市银行中垫底。纵观近期公布的几份中资银行半年报,银行盈利压力增大。而在中资银行尚渐感压力之时,外资银行在华发展更是备感压力。尽管因并未在中国境内上市而不需要公布业绩,但是从前段时间外资行境外总行公布的半年报来看,他们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的确开始进入减速期。
日前,渣打银行公布中期业绩显示,该集团上半年净利润为21.3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跌24%;税前利润为33.25亿美元,同比下滑16%。其中,中国市场上半年税前利润同比下滑5%,为1.22亿美元。
恒生银行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其中国内地业务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21.6%,总营业收入同比减少15.3%。对此,恒生银行称,这是因为内地同业拆放市场波动以及存款竞争激烈,令该行息差受压;而内地的营业利润同比下跌35%,则是因为恒生中国增加长期投资令营业支出上升。
东亚中国今年上半年的经营支出同比上升15%,而其净利息收入仅增长7%,导致其税前利润同比下滑1.6%。而且,上半年东亚中国税前利润仅占集团的28.1%,较去年同期的32.8%逊色。
另外,星展中报显示,大中华地区(除香港外的中国内地及台湾地区)业务的除税前利润同比下降47%至8200万新加坡元,主要受净利息收入同比下滑32%的影响。
显然,外资行上半年在中国市场业绩的下滑主要源于净利息和净息差收入的下降。一位不愿具名的某外资行管理层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鉴于在其他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市场本就低息差和低利息收入的环境,外资行对于净息差收窄和净利息应该是比较能适应的。然而,由于外资行在中国市场虽然发展多年,但是业务经营范围始终受限,市场份额更只占2%。因此,外资行在中国境内市场净息差和净利息收入占整体业务收入的比重明显高于在其他市场。那么,在中国利率市场改革进程中,净息差和净利息收窄自然会对外资行带来较大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