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5日
当互联网入侵金融领域时,渠道是金融薄弱之处。但是由于客户资源、业务定位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互联网金融暂难颠覆传统银行等金融机构。
对于传言所称“余额宝大"抢"银行存款”,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余额宝本身是一种基金而并非存款,虽然目前亏本的可能性很小,但未来还是有风险。另外,支付宝的安全性依然值得商榷。基于这些因素,余额宝不可能取代银行存款。”他还称,就算余额宝利息再高,也不建议投资者把钱全部投进去。
复旦大学经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认为,目前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属于风险较高的投资,而银行存款作为基本没有风险的投资,其地位不可替代。“或许在利率市场化之后,这些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会对银行带来较大压力,但至少在现阶段还是没有太大威胁。”
尽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但并不会完全取代银行等传统金融业。“银行在宏观政策引导、风险管理、客户资源等方面有难以替代的优势。”银行人士说,“在互联网时代,银行可以利用其掌握大量数据资源的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将已有的经验与新兴技术更有效地结合,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郭田勇认为,从短期看,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不会特别明显。招商银行零售银行部总经理胡滔也认为,“互联网金融未来肯定是中国金融体系中未来的一部分,但是能占到多大的比例,还是值得讨论的。”
宜信CEO唐宁坦言,互联网移动终端是非常好的工具和手段,但是互联网金融暂时无法颠覆传统金融。平安陆金所副总经理楼晓岸也认为,互联网金融的业务定位与传统金融不同,是商业银行间接融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之外的第三种融资模式。互联网金融真正使金融走向中小企业和金融消费者,特别是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提高金融产品的可得性,同时让金融消费者有大量的投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