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2日
近两周,证监会对于何时IPO重启的话题皆以“口径未变”予以答复,但随着窗口期日益临近,有关IPO重启的内部时间表正在做出延期调整。
“IPO重启所需的前期几个铺垫工作已晚于之前的计划,尤其是新股发行改革制度正式文件的下发时间点,大大晚于预期。”8月1日,一位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如果有关文件最近两个礼拜未有动向,那么IPO重启将被延迟到10月之后。”
据了解,6月21日结束征求意见的《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下称《征求意见稿》),正式文件原计划在7月中旬公布,之后便将依照新规补充完善有关材料并更新有关财务数据,8月中旬前后将有一批过会企业获得发行批文,由此拉开重启IPO的序幕。
但时至今日,新股发行改革意见的正式版依然“只闻楼梯响”。
“对于《征求意见稿》的内容,各方反应激烈,这也是到目前为止有关文件在征求意见的时间内收到最多反馈信息、获得最大争议的一次。”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反馈意见中批评较多,说只是技术性改良、没有进行实质性变革。
“这些众多争议和建言,也是新股改革正式文件‘难产’的主要原因。”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针对这些意见进行调整后再次向国务院报批时,便错过了原本安排的时间窗口期。
实际上,目前困扰监管层的并不仅是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权衡,2012年底便开始花费大量精力“问计”的IPO堰塞湖治理工作,经过近一年努力,IPO排队长龙却没有缓解现象,无论是以IPO暂停为代价的财务核查及抽查,还是大加鼓励的H股、新三板多层次分流方案,到目前为止,似乎都以失败告终。
“监管层希望排队的队伍中还将有200家左右的企业主动撤单。”上述知情人透露,IPO重启时,监管层希望看到排队企业控制在500家左右,而把IPO重启时间推后至10月之后,或将有利于堰塞湖“减量”。
IPO或10月底破题
显然,如果8月未能完成IPO的重启,那么10月之后才可能是重启时间点。
“今年8月到10月是敏感期,各方面部署都要求以维稳为主。”上述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分析认为,10月中将召开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家新一届领导班子将拉开制定新一轮改革顶层设计的序幕,而经历多年发展的资本市场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次IPO重启的消息会对资本市场一定冲击,其影响已成为维稳行情中必须考量的因素。”
按照IPO发行时间安排,假设一家企业获得发行批文随即启动发行程序,经历路演、定价、申购等一系列发行环节后,到挂牌上市所需的时间至少要一个月以上。
按照原有时间表,如果IPO能在8月中旬前重启,那么此番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缓冲,在10月中旬三中全会召开前一段时间将趋于稳定,但如果时间延后,那就很难保证三中全会前一段时期内的“维稳”方针。
“按目前的情况,如果近两周内新股发行改革的正式版未获国务院批准下发,IPO重启则将延至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择机实施。”上述知情人士坦言,这就意味着IPO重启将至少推迟到10月底。
“实际上,IPO推迟到10月底重启对于过会待发的拟IPO公司而言,是个好消息。”北京一家资深投行高层坦言,目前共有83家过会待发的企业。
“这批公司首先不必担心两个月内财务数据的变化,因为根据规定,补充的中报数据有效期将延续到2013年底。其次,在三中全会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刺激下,大盘有望在四季度迎来较为火热的环境,这也对企业发行融资有利,估值将因‘水涨船高’而获得提升。”上述投行高层解释道,83家企业中,因中介被立案或被处罚而暂时难有动作的拟IPO企业,在两个多月后,部分公司也将面临“解禁”,或将一同成为IPO重启的首发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