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正文内容

藏金于民 开启"掘金"新通道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9日

    从地图上俯看上海陆家嘴,这个约28平方公里的区域,就犹如一只巨大的金角兽盘踞在浦江之东,伸长着脑袋啜饮着江水。

 
  漫步于陆家嘴这片熙熙攘攘的高楼森林,恍惚之间会让人产生置身于纽约曼哈顿或者伦敦金丝雀码头的错觉。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上海金融市场各类金融机构累计1227家,金融市场交易额达到528万亿元,股票市场、期货市场规模跃居全球前列。

  依靠中国强劲的经济发展作靠山,上海正如火如荼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值得关注的是,全球知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往往都是黄金交易中心。据中国黄金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黄金产量突破400吨大关,达到403.047吨,连续六年位居世界领先,同年,全国黄金消费量达832.18吨。

  握有世界领先的产量和位居世界前列的销量,中国应该在黄金的定价权有自己的声音。目前,伦敦市场是全球最大的黄金交易市场之一,美国的COMEX黄金期货市场亦排前列,中国的整体交易量为伦敦市场的10%左右。而更为尴尬的是,根据中国黄金协会发布的报告,中国人均黄金拥有量只有4.6克,与全球人均20克的差距很大,跟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地位极不相符。

  “作为海外成熟的黄金投资工具,黄金ETF可为我国黄金市场引入多元化的参与主体,深化市场功能,扩大市场规模。黄金ETF的推出,有助于提高黄金民间储备,符合‘藏金于民’的国家战略。”华安基金指出。

  事实上,中国民间素有黄金投资的传统。黄金具有良好的投资和资产配置功能,它的货币属性和投资属性,是全球政治、经济、金融领域的风向标。黄金与现金、股票以及房地产收益率的相关性很低,这一点决定了它在投资组合中能够起到对冲风险的作用,黄金是进行投资组合风险分散管理的一个有效工具。此外,全球范围内,纸币的发行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三年中每年约增长15%。而黄金作为稀缺资源,其每年的存量新增速度不到2%,在纸币通货膨胀的环境下,黄金具有较好的保值功能。

  作为投资品种来讲,黄金的优势不言而喻。目前,参与黄金投资的主要渠道包括目前黄金现货实盘、延期交易、黄金期货交易、纸黄金、投资金条、黄金QDII等。区别于上述投资渠道,黄金ETF 具有门槛低、交易便捷、流动性强、紧跟黄金走势等优点,一经推出,就受到海外投资者的追捧。

  资料显示,自2003年全球首只黄金ETF诞生以来,目前世界上主要的金融市场,如纽约、伦敦、法兰克福、东京、香港,和黄金生产国如澳大利亚、南非,以及银行业非常发达的瑞士等国家都先后推出了黄金ETF,黄金ETF在全球范围内扩张迅速。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306只黄金ETF在20个交易所上市交易,资产规模合计约1572亿美元,持有黄金已超过2900吨,是中国官方黄金储备的2倍多。其中,海外发展非常好的黄金ETF品种,有效把交易需求、贸易需求、配制需求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如全球领先的黄金ETF SPDR Gold Shares实物黄金持仓超过1350吨,总资产规模已超过722亿美元。

  “一直以来,境外黄金ETF规模变动是国际金价的重要风向标,而我国黄金ETF的创新发展,将加快推动国内现货黄金市场和期货黄金市场的共同发展,能使国内期货价格、现货合约价格、未来黄金ETF份额价格形成非常有效的联动机制,有利于塑造黄金定价话语权,提升中国在世界黄金定价中的国际影响力。”华安基金指出。

  不仅如此,国内黄金ETF的面世,将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据了解,上海黄金交易所虽然成立有十年,但零售投资者规模不大,而证券市场却有一亿多股民,可以预见,黄金ETF一旦上市,将会迅速扩大黄金投资者范围,培育长期力量,完善整个黄金市场功能。

  另一方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展以黄金ETF为代表的黄金衍生品市场,可与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现货市场、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黄金期货市场形成互补与联动,既为基金市场投资者提供便捷的黄金投资渠道,又为国内现货、期货黄金市场引入更为多元化的参与群体,加速我国世界一流交易所的建设进程,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