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杨倩雯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6日
上海某保险公司营业处内,原本应该出去“跑客户”或者开业务讨论会的时间,七八名保险代理人却守在电脑旁刷屏等客户。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所谓的刷屏等客户,是保险产品搜索网站大家保网提供的一项网络功能,即让保险消费者自愿在网上提交买何种保险的需求,生成一个个购买意向订单,由保代根据自己公司产品、所服务区域及能力特长,自由领取订单和消费者洽谈。整个撮合配对流程,都在互联网上完成。
大家保网首席运营官刘树森表示:“以前我们是采用分配机制,也就像计划经济,结果发现误差比较大,消费者的需求和保代的能力不一定匹配,最后导致消费者对结果不满。”因此引入了更市场化色彩的自由匹配机制。据该公司6月份所做的抽样调查,消费者的满意度提高了27%。
互联网介入传统金融行业并不久,但所造成的冲击和变革却已成事实。在这几年的发展中,保险业代理人的工作方式也已经跨入了“E时代”。
代理人的“E时代”
“我们一些代理人在网上设立了自己的‘个人理财工作室’的个人网页。这能够让客户更加清楚近期公司的主打产品、了解保险知识等。”某大型保险公司的一名代理人团队负责人对本报表示。
保险代理人的个人网页主要内容来自于保险公司系统的内容支持。“这几年,保险公司的系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代理人的工作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上述团队负责人表示。
据他介绍,现在许多代理人工作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脑,因为网络系统能够帮助代理人完成售前的所有作业环节,通过智能指挥,清晰指引代理人队伍高效完成售前的邀约、拜访、促成等诸多活动环节。
而在洽谈保险业务时,代理人端着一台笔记本电脑或者手持一台平板电脑,甚至只需要手机就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完成签单和收取保费的过程,一改过去为了一单业务来回“折腾”多天的状况。
同时,代理人与老客户联系的方式也从过去的单纯使用电话联系,变为更多地借助微博、微信等互联网社交平台。“几乎每个代理人都有自己的微博、微信账号,用以和客户联系,或者发布一些保险小知识,拉近和客户的距离。”上述团队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