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王晔君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8日
在审计署最新报告中,地方债的高增长问题已然成为当前财政金融的一大风险隐患。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昨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审计工作报告时指出,从审计18个省本级及省会城市本级2011年以来政府性债务情况看,部分地区债务增长较快,其中负偿还责任的债务率超过100%的有9个省会城市本级,最高已达189%。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表示,负债率是财政风险的核心指标,目前一些地方负债率很高,暴露出财政风险问题。在我国政府的负债绝大部分用于投资,如果这些投资项目收益较好,能够产生足够现金流,负债率高些也无所谓,但如果这些项目不足偿还债务,政府就要减少公共服务等投资,动用财政来偿还,相当于用纳税人的钱还债。由于一些政府负债率特别高,完全可能存在地方债违约的风险,需要警惕。
在王雍君看来,由于地方财政与中央划分不是很明晰,如果地方债务违约,风险将传导给中央。目前地方债问题难以解决,很重要的就是没有纳入预算管理,要想根本解决地方债问题,需要纳入预算管理,使发债过程更加透明、公开。
昨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也就此问题明确表态,将通过严控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逐步将地方政府债务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以及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等多种举措,切实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财政金融风险。
早在今年3月就任财政部部长伊始,楼继伟就公开表示,财政部正在部署有关地方债的调研,将针对不同类型地方债分门别类采取政策。力求先制止住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趋势,之后会研究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总的方向是“给地方政府开一条正道,堵住那些歪门”。
审计风暴 27家金融机构违规贷款284亿
北京商报讯(记者 孟凡霞)昨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表示,国有金融机构27家分支机构向手续不全或担保不合规等项目放贷284.43亿元,另有183.91亿元贷款被客户挪用。
刘家义是昨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2012年度审计报告时披露上述情况的,违规放贷的包括27家分支机构,违规主要集中于贷款对象手续不全或担保不合规等。此外,还有183.91亿元贷款被客户挪用;有22亿多元被转入民间金融市场,用于高利转贷或归还民间借款,其中13亿元已形成不良贷款。
央行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8.2万亿元,其中,四大国有银行新增2.71万亿元贷款,违规贷款整体只占0.2%左右,被挪用和流入民间金融市场的资金,主要是银行贷后跟踪存在漏洞所致,不过整体问题不大。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与新增贷款总量相比,国有金融机构的信贷管理能力仍然较好,违规放贷及贷款挪用风险可控。
去年58亿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被挪用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实习记者 葛南南)昨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12年度审计报告时表示,去年有57.99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被建设单位等挪做他用,一些地方资金管理和保障分配还不够规范。
根据2011年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各级财政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675.39亿元,其中有29.55亿元工程资金被挪用,挪用额占总额的4%,而去年,各级财政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4128.74亿元,通过贷款、发行企业债券等筹资4667.67亿元,挪用资金占比为1.4%,较前年相比有明显下降。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原所长张汉亚表示,虽然挪用金额比例有所下降,但金额却明显提升,行为屡禁不止,除了挪用资金的单位和个人自身因素外,监管不到位是重要诱因之一。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于挪用资金单位和个人的惩处力度,责成挪用主体还款同时还要追加罚款,起到更有效的警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