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20日
本周二,财政部发布公告,同意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银国际”)退出2012~2014年记账式国债承销团,引起市场广泛关注。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中银国际并非第一家“退团”的金融机构,在此之前已经有4家机构选择了退出。
业内人士表示,中银国际退出还是比较意外的,因为它是甲类承销商,资质相对不错;不排除近期资金面太紧,该公司压力太大才会有如此取舍。
中银国际“退团”
财政部近日发布公告,根据国债承销主协议有关约定,同意中银国际关于退出2012~2014年记账式国债承销团的申请。此事引发了部分市场人士对中银国际业务层面的质疑。
对此,接近中银国际的内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退出国债承销团是中银国际自主选择的,而且并不是第一家,此事不会影响到公司其他业务的开展。”
事实上,今年2月7日,财政部曾发布公告称,同意盛京银行、长江证券和平安人寿退出国债承销团的申请;2012年3月,财政部则同意渤海证券退出承销团。
这样一来,到目前为止,2012~2014年记账式国债承销团成员从最初的55家减少到50家。唯一不同的是,中银国际是这5家机构中唯一一家甲类承销商。
与外界质疑不同的是,根据财政部今年1月公布的2012年度记账式国债承销团成员获奖名单,中银国际成为15家获得优秀奖的承销商之一,排名第九;中银国际还获得过2010年国债承销优秀奖,排名第五。
一位股份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向记者称:“中银国际退出还是比较意外的,因为它的综合排名一直比较靠前,不排除近期资金面太紧,该公司压力太大。”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国债承销综合排名,去年四季度,中银国际有过两次承销额不足的记录。不过,从历史情况来看,券商、保险机构和中小银行出现投标和承销不足较为常见,但也不乏大型商业银行和国开行这样的大机构。
官方资料显示,中银国际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15亿元,实际控制人为中国银行旗下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