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正文内容

村镇银行热潮渐退 合资机构加快“批量化”步伐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7日

    自2007年底首家外资村镇银行——湖北曾都汇丰村镇银行成立至今,外资村镇银行已经走过了五年半的历程。

  当时,基于在国内发展受到诸多限制,而村镇银行受政策扶持、准入门槛低等因素,一开始外资银行对设立村镇银行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以期拓展网点、跟踪客户。

  然而,前进的道路总是曲折的,热情总有消退之时。

  据银监会统计,2010年-2012年,全国新增村镇银行(不包括支行)的数量分别为201家、377家、150家,截至2012年年底,共计876家。

  “村镇银行的发展面临的障碍太多了。”一位外资村镇银行行长告诉记者,支农支小业务风险相对较高,网点少、吸收存款难、产品单一、支付结算手段有限是村镇银行普遍面临的难题,特别需要国家相关配套政策扶持和地方政府支持。

  外资村镇银行发展的脚步放缓更为明显。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汇丰银行、澳洲联邦银行分别有12家(另有8家支行)、7家村镇银行,而渣打银行、澳新银行、东亚银行仅在2009-2010年各成立了1家村镇银行。

  而一些中外合资的村镇银行却开始大迈步,批量化设立网点,希望借助规模化降低成本,如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下称“中银富登”)、上海农商银行均提出了“批量化”战略。

  然而,村镇银行“批量化”审批政策尚不明朗,何时开闸依然是未知数。

  汇丰密云样本:小微业务受挤压

  6月8日,记者到达位于北京密云县的北京密云汇丰村镇银行(下称“密云汇丰”),该网点就坐落在鼓楼东大街和新东路的十字交叉路口。

  网点门前“存款不用挑,汇丰收益好”的宣传海报很醒目,并有“汇丰村镇银行各档次存款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浮动区间最高标准,上浮至基准利率的1.1倍”的宣传标语。

  记者从附近各家银行了解到,仅密云汇丰和2012年成立的中信银行密云支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3.3%,而农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则为3.25%。

  这或许是村镇银行吸收存款难的一个真实写照。

  虽然紧靠新华书店,密云汇丰仍显得门庭冷落,并无客户进出,大厅的三个窗口也只有一位工作人员。

  “密云汇丰的定位就是支农支小,做得很不错。但是贷款额度受限制,最多250万元,所以总的业务量在当地规模不大。”当地一位支行行长告诉记者,而该行贷款额最低可至3万,最高至亿元。

  根据监管部门规定,村镇银行的贷款额度不能超过资本金的5%,一般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金为4000-5000万元,也就是说企业贷款限额大部分在250万元以内。

  贷款额度的限制使得村镇银行只能专注小额贷款,但是风险相对较高,而且随着各银行纷纷发力中小微业务,竞争也日益激烈。

  鼓楼东大街被称为密云县的“金融街”,就在这个十字路口,还有工行、农行、建行、北京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中信和北京农商行等机构支行,以及惠丰融金小额贷款公司、北京农投国汇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

分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