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闫立良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3日
专家指出,今后货币信贷的管理重点将主要是盘活存量
“如果央行上周五不向市场放钱,个别银行的流动性敞口就会出现问题。”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交易员提起上周五的情况仍是心有余悸。
这是距离2012年5月12日央行宣布调降存款准备金率(下文简称为“存准”)以后13个月中的一个场景。
在这13个月里,流动性跌宕起伏:去年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一度转为负增长,央行时隔逾10年后重启逆回购补充流动性;今年春节前最后一周,逆回购规模达到创纪录的8600亿元;今年端午假期前一周,资金面再度告急,央行首次运用了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以解流动性燃眉之急。
“现在的流动性韧性明显得到了强化。这为下一步的金融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未来信贷投放将以稳为主,存准和利率调整的启用则要视经济发展需要。”上述交易员称。
信贷投放以稳为主
“企业信贷需求的不足,反映了实体经济的疲弱。”金融专家赵庆明认为。
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04.21万亿元,同比增长15.8%,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674亿元,同比少增1258亿元。1-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21万亿元,同比多增2792亿元;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19万亿元,比上月少5763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24亿元。1-5月社会融资规模为9.1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12万亿元。
“5月份新增信贷规模明显低于市场预期,且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并不多。这说明金融向实体经济输血的渠道仍然不够顺畅。”光大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钟正生认为。
5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285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7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455亿元,票据融资增加844亿元。
上述交易员称,M2增速依然远高于13%左右的目标值,虽然未来其受基数影响会有所回落,但要实现调控目标就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信贷投放仍会以稳为主,不会出现大幅波动。
另有研究人士指出,决策层对于经济增速放缓现在有了更大的容忍度,只要不低于7.5%的增长目标就不会出台新的经济刺激政策。因为今年的首要任务是继续调整经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