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陈燕青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6日
●据统计,去年全年上市公司高管辞职(不含换届因素)超过4800人次,同比2011年增长超过三成。
●高管辞职的原因可谓五花八门。其中最常见的是“个人原因”,还有的是“因工作原因”,另外还有一个惯常的说辞是“身体原因”。业内人士认为,高管辞职背后的真正动机很复杂,一是为了方便套现,二是去其他竞争对手或拟上市公司任职。此外,还有公司对高管有业绩考核,临近中报披露期,部分高管担心无法完成业绩考核,因此提前辞职。
进入6月份,上市公司高管辞职潮再现。据统计,截至6月5日,短短5天内两市共有26家A股公司发布高管辞职公告,其中辞职人数高达31人。如何看待近期高管的辞职潮?多位业内人士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管辞职背后的原因各异,投资者需要仔细甄别,警惕部分基本面较差的公司高管为了套现而辞职。
26家公司高管辞职
据统计,6月1日至6月5日,沪市有10家上市公司发布辞职公告,共包括13位高层;深市主板有5家上市公司发布辞职公告,共包括6位高层辞职;深市中小板有7家公司发布辞职公告,共包括8位高层辞职;深市创业板有4家公司发布辞职公告,辞职者共4名。
此外,据统计,共有11家上市公司在6月1日至6月5日有董事辞职,如深桑达A副董事长张静,南京银行董事兼副行长、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周小祺,华夏银行董事孙伟伟,昌九生化董事、副董事长、总经理宋建平和董事王明招。
记者昨天查阅了部分近期发布的辞职公告,发现在上述公司中,高管辞职的原因可谓五花八门。其中最常见的是“个人原因”,还有的是“因工作原因”,另外还有一个惯常的说辞是“身体原因”。
紫金矿业6月1日公告称,公司总裁罗映南因个人及身体原因辞职,辞去总裁之职后,罗映南仍然保留紫金矿业董事职务。
深桑达A6月4日公告称,5月31日收到副董事长张静、监事韦海东的书面辞职报告,二人均因工作原因辞去职务。
陕西金叶则有特殊的原因。公司6月1日公告称,总裁罗建宏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30日下午不幸逝世,公司表示,将按照《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尽快补选总裁。
高管辞职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其背后的原因却一直惹人遐想。根据统计,去年全年上市公司高管辞职(不含换届因素)超过4800人次,同比2011年增长超过三成。而2012年末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总数仅比2011年末增长6.6%,上市公司高管辞职速度明显快于上市公司数量增长速度。
辞职背后原因多
对于高管的辞职,部分公司为了缓解市场的担忧,在公告中表明对公司经营不会有影响。如金城医药6月3日中午发布公告称,高级管理人员兼核心技术人员李湛江因个人原因,辞去其公司副总经理及其他相关职务,辞职手续已于日前办理完毕。截至公告日,李湛江未持有公司股份,其辞职后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公司已配备相关人员对其所负责的工作进行接管,并已实现平稳交接、过渡。
如何看待近期高管的辞职潮?昨天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公告中的辞职原因似乎很简单,但高管辞职背后的真正动机却很复杂。
国金证券分析师杨建波昨天对记者表示,“高管辞职的真正原因很复杂。有的公司高管辞职确实是因为工作原因,这在主板的国企公司尤为明显,部分高管工作可能要调动;有的公司高管本身持有股份,如飞立信、珈伟股份,这主要体现在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中。这类高管辞职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方便套现,二是去其他竞争对手或拟上市公司任职。此外,还有公司对高管有业绩考核,临近中报披露期,部分高管担心无法完成业绩考核,因此提前辞职。”
高管不惜辞职以达到减持套现的目的,这在A股市场并不少见。最典型的莫过于碧水源,公司近一年来被高管减持套现高达7亿元,同时离职的高管达到5位,去年副总经理于龙、副总经理及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关辞职,而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俞开昌4月底刚刚递交辞呈。
按照上市公司相关规定,上市公司的高管所持股份一般都有一至三年不等的限售期,但如果辞职,则其限售期仅为半年。与在任时“每年减持股份不得超过所持公司股份25%”的硬性规定相比,高管辞职后减持的规模和自由度将大大增加。
根据沪深交易所公布的高管人员股份变动数据,去年共有417家上市公司的1070位高管进行了减持,合计减持约9.5亿股,套现金额约113亿元,减持股份总量较2011年同比增加近四成。
警惕部分高管“一走了之”
面对上市公司高管的辞职,投资者该如何对待呢?业内人士对此看法不一。
海润达资产总经理仇天镝昨天对记者表示,“通过辞职来减持手中股票是一个普遍现象,尤其在中小板和创业板等民营公司,但是对这类公司投资者也不应一概抛售,需要仔细分析公司基本面,如果基本面仍然良好,估值不高,仍可持有;如果基本面恶化,则以回避为主。当然也有一些上市公司涉嫌违规,公司高管为了脱身只有辞职,这类公司还是要谨慎对待。”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26家发布辞职公告的上市公司中,工大高新、昌九生化和天业通联辞职人数较多。其中,工大高新有三位高层辞职;昌九生化有两位董事辞职;天业通联更是有两副总经理辞职。凑巧的是,这三家辞职人数多的公司在今年一季度的业绩均为亏损。
对此,昂诺投资胡红伟认为,高管作为最为了解公司经营的群体,如果出现多位高管同时辞职且没有特殊原因,则说明高管对公司未来经营不乐观,因此一走了之,投资者对该类公司应保持警惕。
“投资者要回避基本面不佳、持有股份的高管主动离职的公司,”国金证券分析师杨建波昨天对记者说,“对于高管大面积离职的公司应区别对待,有的公司目前业绩看起来不错,持有股份的高管离职说明其对当前的股价并不乐观;有的公司基本面很差出现高管大面积离职,如果公司正进行重组,不排除是通过高管换血来激活公司的经营,这类公司反而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