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冀欣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05日
6月3日,兴业信托旗下股权投资平台兴业国信资产管理公司(下称“兴业国信”)正式挂牌成立。这让信托在PE子公司领域的布局再获实质性突破。
据了解,兴业国信为兴业信托全资控股,注册资本1亿元,定位为兴业信托的股权投资平台,今年3月获银监会批文。
而这让一直以来信托公司从事PE业务难以摆脱的“止步IPO死穴”,有了更多破解的期待;也使得银监会相关操作指引即将出台的传言,有了更多可循轨迹。
信托PE子公司扩围在即
早在2011年6月,银监会非银部就开始拟定《信托公司PE子公司设立操作指引》,明确信托公司可通过设立PE子公司开展PE业务。若该指引出台,信托公司PE业务的主动管理问题以及IPO退出的可行性问题将得到较大解决。
按照彼时传达出的信息,监管把握的原则是:成立PE子公司必须是经营状况良好的公司,监管评价3C以上;信托公司必须对PE子公司拥有控制权,PE子公司必须是有限责任制或股份有限公司制;PE子公司只限于从事PE投资相关业务,不得开展与PE及其配套服务无关的业务;信托公司与PE子公司之间必须建立有效的防火墙,避免单体机构风险互相传递;信托公司必须对PE子公司实施有效管理。
时至今日,未有确切信息表明此“指引”业已出台,但有消息称,近期出台有望,目前已有多家公司递交申请。
据了解,目前信托PE子公司主要可从两个层面发展业务。首先,在信托公司发行信托产品开展PE类业务时,PE子公司将成为投资载体的发起机构,以及PE信托产品所投资有限合伙企业的直接管理者。其次,目前信托公司自有资金直接投资实业仍然受限,但通过PE子公司能够利用自有资本开展直投业务。
事实上,在兴业国信之前,信托业已有公司开始在设立PE子公司方面的布局,典型案例当属平安信托旗下的平安创新资本。
据知情人士透露,作为平安信托的子公司,平安创新资本扮演的角色更像是一家带有SPV属性的公司,平安信托的股权投资运作很大部分都是借道平安创新资本来完成,资金来源则大部分出自平安集团自有资金,也有部分对接信托计划。有数据显示,已公开的平安创新资本的投资统计达31笔,单笔平均投资金额约3.42亿元。
而杭州工商信托也在2011年与摩根士丹利在杭州设立PE子公司——摩根士丹利(中国)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但杭州工商信托仅持股20%。
事实上,其他金融机构也逐渐开始布局以设立子公司作为PE投资的主要方式并先行一步。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中国证券业发展报告(2013)》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共有约45家证券公司已注册成立直投子公司。直投公司及管理直投基金总规模为385.4亿元,收入19.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