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刘飞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28日
本报记者 刘飞 北京报道
习惯于“借鸡生蛋、卖蛋还鸡”的融资租赁,这一在发达国家可以和信贷相媲美的融资工具,已经离春天不远了。
融资租赁与银行信贷最大的差异在于银行借出的是钱,融资租赁借出的是物,以融物实现融资,通过租赁信用,积累信贷信用。
《华夏时报》记者从多处获悉,银监会正力推小微企业融资租赁,未来将设立专营机构来提供设备融资。
一家城商行内部人士李晓春分析说:“这将成为中小银行投资或控股的银行系租赁公司的突破口,"第三梯队"城商行金租会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中兴起。”
金融租赁青睐小微
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在三类租赁公司中,背靠实力雄厚的银行大股东,银行系租赁公司规模优势更为显著。2013年一季度数据显示,总资产排名前十位的大部分来自银行系租赁公司,交银租赁、招银租赁规模均站上500亿元大关。
规模实力雄厚的国银租赁、工银租赁、民生租赁在飞机、轮船等大型机械设备版图中,已经寻找到自己的坐标。
“从业务本身来看,银行系和商务部差异的一点是,做资金密集型等大型设备融资产品比较多。这要求租赁公司有大资金支持及稳定的融资来源。”银监会非银部人士私下里表示,但在中小企业的投入并不高。
而量变正悄然地发生着质变。记者获悉,包括北京银行、河北银行、龙江银行等8家城商行和1家广州农商行发起筹建的金融租赁公司均已通过当地银监局审批并提交至银监会批复。
“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倒逼之下,城商行综合化经营的冲动难以抑制。”李晓春表示。
“下至银监局、中到银监会、上到国务院,管理部门对租赁发展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一位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告诉记者,2012年金融租赁公司试点工作总结报告得到了国务院的认可。
“监管层因地制宜,正联合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拟定机构力推小微企业融资租赁模式。”上述人士表示。
李晓春认为,这符合城商行的发展模式。根据《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设立金融租赁公司,银行的最近1年年末资产不低于800亿元人民币。尽管经过近几年的快速扩张,举城商行之力发展飞机、船舶等资金密集型融资产品必将受到资本金的困扰,发展小微可谓“量体裁衣”。
根据广州商行201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披露,珠江金融租赁公司除领导层外,拟设5个专业管理委员会、7个业务部门、7个管理部门,总人数约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