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赵阳戈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9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期随着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数量的增加,业绩修正、会计差错追溯等行为也纷至沓来,且花样百出。有些是因为审核方发生变更,前后会计师事务所审核数据“打架”;有一些公司变更了应收账款计提坏账比例;还有一些公司选择了更谨慎的会计政策。
而今年以来史上最严IPO财务核查以及万福生科造假被公开谴责,在此背景下,这些上市公司的会计追溯就显得颇为耐人寻味了。
关键词
1:会计追溯/
在年报披露季,对上市公司而言都是需要特别小心谨慎的时间段,因为如果出错,就会被市场上无数眼睛盯紧,尤其是会计更正这种事。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因会计问题影响财报数据的上市公司不在少数,合计超过40家。
从追溯情况来看,有上市公司对前期数据甚至更改过亿元,如杭氧股份4月11日公告称,因采用了更能真实反映公司合并现金流量表相关项目现金流量的合并方法,公司对2011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等数据进行追溯,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调了4.63亿元。
这其中被投资者认为较有趣的追溯理由发生在坚瑞消防身上。4月17日,公司公告称,由于根据所取得的客户对工程项目进展阶段认定资料确认的完工进度,与公司原来根据项目实际投入成本占预计项目总成本比例确定的完工进度存在时间差异,因此对2012年业绩快报进行修正,2012年净利润快报数据由之前的347.12万元变为亏损1324.18万元。
对此坚瑞消防证代对记者表示,公司也没想到快报数据会有这么大的修正,主要是之前制作快报的时候没有与会计师之间进行充分沟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上市公司因会计问题对之前财务数据进行追的案例中,理由可谓五花八门,不过大体分为坏账计提、数据打架等几类。
关键词
2:坏账计提/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通化东宝4月16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修改了《计提资产减值及损失核销处理的内部控制制度》部分条款,账龄在五年以下的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不变;五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从50%大幅提高至100%。该变更从2012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公告称,由于上述变更,2012年末多计提资产减值损失7367.7万元,多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1031.4万元,减少净利润6336.2万元。公告还表示,此项会计估计变更能更稳健地反映公司应收款项可能存在的坏账损失风险,更公允地反映公司资产状况。
由此可能有投资者会问:稳健的会计处理无疑是好事,但会不会出现“坏账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的情况呢?
对此,一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对记者表示,这样的会计处理表达出公司对于应收账款收回率的悲观情绪。经上述处理,在之后应收账款的确无法收回的情况下,公司的财务状况受冲击的程度将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