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杨磊 方丽 发布时间:2013年02月04日
【总额度】
670亿人民币。其中,债券类RQFII总额度240亿人民币,ETF类RQFII总额度430亿人民币。
【业绩】
截至2013年1月25日,债券类RQFII业绩成立以来平均业绩3.33%,最高业绩为5.87%,其次为5.13%。
【ETF规模】
ETF类RQFII九次新增280亿人民币额度,南方、华夏和易方达基金香港子公司的ETF类RQFII满额,同时进入香港十大ETF之列。
【业绩】
截至2013年1月25日,债券类RQFII业绩成立以来平均业绩3.33%,最高业绩为5.87%,其次为5.13%。
【ETF规模】
ETF类RQFII九次新增280亿人民币额度,南方、华夏和易方达基金香港子公司的ETF类RQFII满额,同时进入香港十大ETF之列。
2月份,首批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RQFII)成立满一周年。过去一年间,无论是率先推出的债券类RQFII,还是推出仅半年多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类RQFII均取得了快速发展。截至1月底,RQFII总额度已达到了670亿元人民币,约106.6亿美元。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制度推出5年后,总额度才达到100.45亿美元,RQFII一周年走完QFII五年道路。
过去一年间,债券类RQFII平均业绩超过3%,最高接近6%,ETF类RQFII频频新增额度,大多被香港投资者快速申购到满额,短短半年时间,已经有3只ETF类RQFII进入了香港十大ETF行列。华夏、易方达和南方三大基金公司香港子公司在这一领域发力,逐渐确立了在RQFII管理方面的领先位置。
一年内11次新增额度
来自外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全部RQFII额度为670亿元,2013年1月份没有新增加的RQFII额度,按照2013年2月3日的汇率计算,RQFII总额度约为106.6亿美元。
RQFII真正引发国内和国际投资者密集关注,源自于2012年9月之后的密集新增额度,短短3个多月时间里进行了9次ETF类RQFII的新增额度,新增的额度达到了280亿人民币。其中南方东英富时中国 A50新增加3次额度,目前达到了150亿元额度上限;华夏沪深300指数ETF新增加2次额度,目前达到了130亿元额度上限;易方达中证100A股ETF新增加2次额度,目前达到了100亿元额度上限;嘉实 MSCI中国A股ETF新增1次额度,目前为50亿元额度。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由于ETF类RQFII满额之后,股市继续出现了大幅上涨带动基金净值上涨,特别是最近一周的A股市场上涨超过5%,南方、华夏和易方达的ETF目前规模和市值均已超过了额度上限规模的10%甚至更高比例。
华夏基金(香港)公司董事总经理陈怡达表示,由于以往在香港上市的合成式A股ETF费率水平高于ETF类RQFII,再加上这些A股ETF类RQFII绝大多数都是处在溢价交易中,因此新增的额度很快被投资者申购到满额。
对比国内2003年开始的QFII制度,直至该制度推出的第五年,也就是2007年年底QFII总额度才达到了100.45亿美元,RQFII制度推出接近1年就已经超过了当年QFII制度5年的规模。
从各家金融机构的RQFII总额度分布来看,南方、华夏和易方达三大基金公司分别有161亿、150亿和119亿的额度,这3家公司合计占据了RQFII总额度的64.18%,占据了接近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