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乔加伟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31日
拥挤的中国评级行业,或面临更强劲的竞争。
2012年11月初,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邦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邦信资产)拟以6050万元的挂牌价格,将持有的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83.333%股权悉数转让。邦信资产成立于1994年,系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全资子公司,是国内实业领域运作的唯一投融资平台。
1月30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一位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远东资信上述83%股权已经成交,购买方为一家国资企业,且已经缴纳1800万保证金,但没有透露具体企业名称。
记者从一家全国性评级公司负责人处独家获悉,将远东资信收入囊中的为国家开发银行,“收购后,国开行应会申请复牌远东资信部分债券品种的评级牌照。目前我国已经有6家全国性信用评级公司,还有2家在申请评级资质,债券评级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据悉,2006年福禧债事件发生后,作为其评级机构的远东资信部分债券业务处于监管机构要求暂停的状况,业务萎缩严重。此后,几乎退出了与其他几家信用评级公司的竞争。
1月30日,记者联系了位于上海的远东资信,但截至发稿,对方尚未就收购事件回复。
东方资产舍“远东”留“金城”
诞生于1988年的远东资信,系中国第一家信用评级机构,据悉,2006年前,其业务规模在行业内排名前五。
2006年,远东资信承担了福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发行10亿元一年期短融券的评级业务。
由于福禧公司在随后的社保案调查中暴露出大量隐瞒债务,当年8月21日,远东资信将福禧短融券评级从A-1级降为C级,随即引发市场信任危机。
远东资信的市场信誉严重受损。“此后,远东资信的业务量全面萎缩,一方面源于信誉危机,另一方面,事实上,监管机构暂停了远东融资券、金融债、企业债等业务。”上述评级公司负责人对记者称。
据他介绍,2008年,远东资信完成股权结构重组,一切如监管层愿意看到的,外资控股股东新华财经有限公司(下称新华财经)撤出,国资东方资产成为远东资信的控股股东,持股高达83%。
同年3月,东方资产直接增资入股另一家评级公司东方金诚,使其资本金从最初的5000万元升至1.25亿元。
2011年6月份左右,东方金诚陆续获得证监会批准的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资质、人民银行批准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资质和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企业债券信用评级业务资质。
“这相当于东方金诚完备的取得了证监会、人民银行和发改委认定的国内全部债务工具类信用评级资质。”上述评级公司负责人称,这也是2008年后三家监管机构首次通过国内新评级机构的准入审批。
无疑,对于东方资产来说,旗下两家评级公司的赛跑中,东方金诚已经完胜。并且,东方资产也具备了债券评级所有资质,远东资信或显“多余”。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2012年初,东方资产已经在研究整合重组两家评级公司,希冀发挥合力。“最后定下来的方案是,将远东资信挂牌出售,并从2012年中开始寻找意向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