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导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11月19日
中国银行公告称,已经收到银监会关于中国银行发行次级债券的批复,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该行获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不超过230亿元的次级债券。建设银行也确定将于11月20日发行400亿元次级债。有消息称,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也准备近期发行次级债。
某券商银行业分析师朱勇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定于明年1月1日起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下称《资本办法》)对次级债工具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迫使部分商业银行在年底密集赶场发行。
在上周,宁波银行曾公告,经央行和银监会批准,该行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不超过30亿元次级债。除此以外,目前两市上市银行中,还有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和民生银行披露了次级债券发行计划。除民生银行未明确融资额度之外,农行、招行和华夏银行分别拟发行500亿元、230亿元和100亿元的次级债券。
浦发银行副行长刘信义也公开表示,该行拟在今年底发行100亿元次级债,已经获得董事会通过,正在向监管部门提出申请。
导报记者大体测算,上述银行发行次级债的总额为1490亿元。在朱勇看来,部分城商行也会在年底前“凑热闹”,因此最后发行规模很可能突破1500亿元。
朱勇认为,按照《资本办法》规定,商业银行从明年起发行的次级债,必须满足“含有减记或转股的条款”等11项标准,否则将被视为不合格资本工具,无法被计入监管资本,从而难以起到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作用。“不过,监管层仍给商业银行提供了缓冲。即今年底前发行的次级债,即便不含有减记或转股条款,仍可以计入监管资本;但必须从2013年1月1日起按年递减10%,直到2021年彻底退出。”
按照新规,目前银行约8000多亿元存量次级债,将面临被逐年扣除的局面。可以预见,未来银行将存在较大的资本补充压力,亟须通过多种方式拓宽资本来源渠道。而为拓宽银行资本来源,当前应该通过创新,创造出符合新监管要求的资本工具,以缓解银行资本压力。
今年6月,银监会成立了“资本工具创新”课题组,旨在拓宽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渠道。据导报记者了解,监管部门已于近日下发《关于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关于资本创新工具的细节或将于年内出台。
各银行也正为此暗自努力,工商银行本月初召开的股东大会即审议通过了《2012-2014年资本规划》。农行的管理层也表示,农行未来的资本补充的导向是以内源性资本补充为主。并称农行正在积极研究新资本管理办法中的资本工具创新规定,尽量不动用股权再融资的方式。
“国外银行所发行的附带转股或者减记条款的多种资本创新工具或许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朱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