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赣州热点>> 正文内容

昔日务工今朝办厂 全南龙源坝人创业"三级跳"

来源:江西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25日

    龙源坝镇人创业很牛。这个全南县西北的山区小镇,集聚了28家针织企业,带动全县1.35万人就业,针织业对当地经济贡献率超过半壁江山。不仅如此,在广东著名的针织名镇——东莞大朗镇,由龙源坝人创办的针织厂就有175家,在当地每20家针织厂中,就有1家是由龙源坝人经营的。针织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强,龙源坝人只用了短短10年。

    9月中旬,面对记者采访,中意针织厂厂长陈干自信地笑了:“这得益于龙源坝人敢闯敢干的传统,和‘借鸡生蛋’的智慧。”这位当年第一批南下务工的农民,如今已坐拥2家针织企业,资产上千万元。据镇党委书记李德来介绍,镇里资产上亿元的村民有4位,千万富翁有30多位,百万富翁有100多位。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南下大朗镇务工的龙源坝人开始萌发自己创业的念头。新世纪初,李太阳、凌青海率先在大朗开办针织厂。随着他们试水成功,龙源坝人拉开了“父带子、兄带弟、亲帮亲、邻帮邻”的创业帷幕。一批“洗脚上岸”的农民,当起了小老板,实现了第一次创业转型。

    靠着吃苦耐劳和精明能干,创业者们逐渐从几名员工、数台机器的小作坊,发展到半自动化工厂,再到全自动化现代针织企业。就此,完成了创业第二次跨越。

    近年来,在全南良好创业环境的吸引下,在东莞创业的龙源坝人逐步返乡创办针织企业。龙源坝镇对返乡办厂的企业实行“放水养鱼”,推出系列优惠套餐,优化产业承接平台,并把镇内各直属单位、村里的闲置办公楼、仓库等改建成厂房,为企业回迁提供场地。对资金紧张的,建立企业贷款担保基金提供贷款担保;对员工短缺的,成立招工小分队四处招工……

    随着针织产业的兴起,该镇绝大部分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转移就业,人均年增收2300余元,针织产业终于再上新台阶。

    如今,永不满足的龙源坝人,又把目光从“龙源坝制造”,转向了“龙源坝智造”。他们一方面致力于品牌建设,推出了“亮丽红秀”、“兆丰针织”、“红秀毛织”等20多个品牌,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产值超过15亿元。另一方面涉足终端,从单一卖产品“兼职”售机器,设计制造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针织机。(记者刘佳惠子、梁健)

分享:

来源:江西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