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17日
共商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大计
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与省委省政府交换意见会举行
杜鹰苏荣鹿心社史文清讲话 范恒山凌成兴先后主持
赵智勇蔡晓明谭晓林朱希冷新生王少玄骆炳峰曾新方等出席
4月16日上午,经过连日实地调研和意见讨论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与江西省委、省政府交换意见会在赣州隆重举行。会议就下一步制定《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工作交换了意见。
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组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省委书记苏荣,省委副书记、省长鹿心社,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史文清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分两个阶段进行,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副组长、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范恒山主持第一阶段会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凌成兴主持第二阶段会议。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赵智勇,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蔡晓明,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全体人员,省政府秘书长谭晓林,省政府副秘书长朱希以及部分省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吉安市、抚州市党政主要领导,福建、广东两省发改委负责同志,市领导冷新生、王少玄、骆炳峰、曾新方、彭光华、陈晓春、邓又林、王东伟、杨文英、曾远舟、王林云、彭业明、钟炳明等出席会议。
4月10日至16日,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和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工作的相关安排,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为组长的国家42个部委149人,组成联合调研组,分综合一组、二组和10个专题调研小组以及闽西闽北和粤北组,以炽热的感情、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风雨兼程,起早贪黑,分赴赣南18个县(市、区)、吉安、抚州、闽西闽北和粤北地区实地调研。几天来,在崎岖泥泞的山区小道,在边远闭塞的乡镇村寨和工矿企业,在生活困难的群众家中,调研组广泛接触基层干部群众,掌握了大量的有关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活材料,积极探寻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脱贫致富、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思路和举措。
在16日的交换意见会上,杜鹰指出,这次为期一周的调研,我们跑遍了赣南的18个县(市、区),考察了350多个项目,召开近50次座谈会,行程2.5万多公里,掌握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文件起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次赣南之行既是感动之旅,也是学习之旅,我们处处感受到了赣南苏区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和深情,对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殷殷期待,也看到了赣南苏区干部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良好精神风貌,让我们终生难忘。
杜鹰指出,赣南苏区在革命战争年代作出了特殊贡献,在历史上有着特殊地位,目前还存在着特殊困难,需要特殊的政策支持。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不仅是赣州和江西的责任,也是国家部委的责任,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举措。实现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振兴发展,帮助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所在地群众和全国人民一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责任重大、任务繁重。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我们首先要对当地发展的有利条件、基本区情、制约因素、发展定位和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进行科学分析,既要带着对原中央苏区人民的深厚感情工作,更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来制定相关文件和政策。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之所以发展相对滞后,除了战争创伤等历史原因外,还受到产业结构单一、资源禀赋较差、交通条件闭塞、开放程度和水平还不太高等综合因素的制约。当前,振兴发展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最关键的是加快赣南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最为紧迫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好群众反映最强烈、要求最迫切的民生问题,尤其要注重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土坯房改建问题,力争在两三年内使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民生面貌有一个大的改变,进一步凝聚干部群众思想和力量,加快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振兴发展步伐。在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要科学引导产业发展,加快产业集聚,要加强与粤北、闽西的互动合作,形成区域整体发展态势。在工业投资、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工业园区发展以及金融等方面,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
杜鹰强调,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不仅对赣南具有历史性意义,对整个江西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江西形成“北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南有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这样南北呼应的喜人发展局面。中央高度重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国家各部委十分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江西全省上下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新的姿态去迎接一个新的胜利。
杜鹰指出,加快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干部作风是关键。越是形势好,越要保持清醒的发展头脑,越要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努力努力再努力,抢抓机遇,实现好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加快赣南等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战略目标。赣州深入开展的“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就是对苏区干部好作风的继承和发扬,希望赣州深入推进“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在推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中解民忧、济民困、聚民力。
杜鹰最后代表调研组表示,有信心、也一定会用实际行动交出一份中央认可、苏区人民满意的答卷。
苏荣在讲话时指出,江西是革命老区,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特殊贡献。作为共产党起家的地方,有无数革命先烈长眠的土地,革命老区不能成为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大力支持革命老区尤其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加快发展、脱贫致富,是对革命先烈的回报,是对中国革命的回报,是对历史的回报,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是党中央的重托,是老区人民数十年的期盼,是当代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是江西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责任。
苏荣强调,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革命老区的发展,时刻挂念老区人民的生活。江西历届党委、政府为革命老区尤其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振兴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加快革命老区发展,作为加快江西崛起的首要任务,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作为深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目标。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把加快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作为全省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来推进。结合国家深入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省委、省政府对原中央苏区县和国定省定特困连片县实行“四个一”组合式扶贫,下最大决心、以超常规举措,努力使这些地区面貌两三年内有明显改变。
苏荣指出,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深入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调研,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国家从战略层面推进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对我省工作面对面的指导。一周来,联合调研组不辞辛苦、昼夜兼程,深入工矿企业、乡村农户,访群众、摸实情,充分展示了中央、国家部委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又好又快的工作效率,让江西各级干部深受教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次集中调研,必将有力推动国家从战略层面制定出台更有针对性、操作性、含金量的政策意见,也必将成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新契机、新纪元。
苏荣强调,加快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需要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继续发扬优良革命传统,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同时,面对着当前特殊的困难,尤其在解决民生问题,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问题,解决企业偏小、偏弱问题等方面,也迫切需要中央政策上的特殊支持和国家部委的大力帮助。我们一定要以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来赣调研为动力,认真学习领会、吃透消化调研成果,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举措,加快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振兴发展,确保江西尤其是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鹿心社在讲话中说,调研组此行以加快改善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民生为重点,从苏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访农户、进厂矿、入学校、看企业,带来了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传递了国家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决心,令苏区干部群众深受感动、深受鼓舞。调研组各位领导和同志与我省各级干部深入交流,从发展的滞后现状中查原因,从区域的比较优势中看希望,从政策的取向中找方向,积极为加快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出谋划策。调研过程中,国家部委调研人员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亲民为民的公仆情怀,为我们加快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树立了学习榜样。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走访,掌握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材料,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丰富了调研活动成果。我们相信,通过这次深入细致的调研,中央一定能出台一个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政策意见,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加快振兴发展,帮助苏区人民与全省、全国一道共同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鹿心社表示,加快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战略需要,是一项伟大而光荣的事业,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需要各方面特别是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尤其在民生问题、资金、重大项目安排、赋予改革先行先试权等方面,希望给予进一步支持和倾斜。调研工作结束后,我省将认真消化吸收调研成果,全力配合国家部委和调研组开展政策意见的草拟工作,真正把调研成果转化成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具体政策意见。同时,要主动加强资金、项目对接,对已经进入“十二五”行业规划的重大项目,争取国家同意早日启动前期工作;对没有纳入国家相关规划的,争取写进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规划中;对已有的中央投资渠道,争取国家在安排年度计划时给予更大倾斜。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进一步吃透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区情,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定位,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改善民生和生态保护。我们将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用好机遇、奋力拼搏、扎实工作、争创一流,积极配合好国家部委的工作,落实好中央各项支持政策措施,不辜负中央领导的殷切希望,不辜负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的辛勤工作。
史文清在发言中说,聆听了杜鹰副主任的讲话和各调研组的反馈意见,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央对赣南苏区的殷殷关怀,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国家各部委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关爱。这次调研组的规格、规模、范围和深入程度,在赣南发展历史上前所未有。调研组访贫问苦、体恤民情,一路感慨民生艰辛,饱含热泪周济贫病,慷慨解囊倾心相助。调研组同志真诚为民、务实高效,在赣南苏区干部群众中烙下深深印记,赢得万民称颂。
史文清说,恳请国家发改委和各部委在制定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意见时,充分考虑赣南苏区特殊地位、特殊贡献和特殊困难,给予赣南苏区特殊的扶持和倾斜,支持赣南苏区在一些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增强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推动赣南苏区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使赣南苏区与全国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同时,热切期盼政策意见及早出台,使这次调研成果早日惠及赣南苏区人民。我们将认真落实这次交换意见会精神,按照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的要求,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持续坚持艰苦奋斗,努力努力再努力,全力以赴把各部委的支持,转化为操作性强的坚实措施;把联合调研组的调研成果,转化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使中央的关怀全面落实为实实在在的惠民德政。我们坚信,在中央殷切关怀,各部委倾情支持,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把赣南这片浸染革命烈士鲜血的红土地建设得更加美好。
交换意见会上,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民生保障组组长、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李承,社会发展组组长、国家发改委社会司副司长王凤玲,农业组组长、农业部计划司副司长刘北桦,基础设施组组长、国家发改委基础司巡视员李国勇,水利组组长、水利部规计司副司长段红东,产业发展组组长、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巡视员唐和义,国土资源和城镇建设组组长、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副司长鞠建华,生态组组长、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吴晓松,环保组组长、环保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郭臻先,开放合作组组长、商务部外资司巡视员刘作章等,分别介绍了调研情况和反馈意见。(记者陈济才 杨怿华 朱俊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