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正文内容

尚福林四提严守风险 划定政策容忍度“底线”?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25日

    近期,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连续在不同场合强调,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不经意间,透露了监管层对于防范金融风险的焦虑。面对经济逐渐下行的局面,银行资产质量有所下降似乎难以避免。对不良贷款的反弹,银监会显然已提前作出预判,但守住“底线”监管层容忍度是多大还是疑问。

    风险防范不绝于耳

    本周一,银监会网站披露,银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尚福林在银监会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时强调,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既是当前的紧迫任务,也是关系银行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进一步提高对今年银行业监管工作复杂性、艰巨性的认识和工作思路的前瞻性把握。

    同一天,据悉在2012年中小商业银行监管工作会议上,尚福林也特别指出,各级监管部门要切实督促中小商业银行加强内部控制,严守风险底线;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实现稳健经营和科学发展。

    22日,在2012年全国外资银行监管工作会议上,尚福林又表示,银行业要严守风险底线,努力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他指出,在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通过提高对风险的前瞻预判能力、防范化解能力、处置应对能力有效防范风险,维护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

    周五,“今后一个时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改革服务工作必须以服务“三农”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强化监管、深化改革、优化服务为主线,统筹协调,着力创新,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和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尚福林的上述讲话再次出现在了2012年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会议的会场。

    向下迁徙通道初现

    什么原因促使了银监会高层不断提示风险?不久前,银监会公布了去年银行业的数据,去年四季度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较三季度均环比上升。不良贷款余额由三季度末的4078亿元增至4279亿元,上升幅度为4.9%;不良贷款率由三季度末的0.9%提高至1.0%。这是2005年以来首次出现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双升”。

    中金公司分析员指出,如果考虑到四季度一般是银行不良贷款核销最多的季度,则去年四季度不良贷款率上升的实际幅度将大于4.9%。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均出现了上升,幅度为2.7%至14.8%。其中,农商行的上升幅度最大,达14.8%;其次是股份制银行,到6%。这意味着,风控能力较弱、中小型企业贷款占比集中的银行业机构风险偏高。

    从五级分类看,不良贷款的上升主要来自次级类贷款的增加,新增次级类贷款占新增不良贷款的90%。中信证券的研究报告认为,次级类贷款环比增长12.3%,可疑和损失类贷款占比相对稳定,反映出银行业资产质量的向下迁徙尚处于初期。

    业内人士表示,经过多年来资产质量的持续优化,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情况良好,但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持续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集中到期,不排除未来银行资产质量可能有所下降,这正是监管担心的根源。

    提高容忍度守底线

    针对上述情况,尚福林明确指出,今年要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稳步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持续防控房地产贷款风险,继续保持案防高压态势,布控表外业务风险,强化信息科技风险防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实际上,对于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在今年可能出现的分化,监管机构已提前作出预判。监管部门曾提出,将监管目标从不良贷款的“双降”改为“双控”,甚至要对不良贷款余额的反弹给予一定的容忍度。

    据悉,也就在本周,银监会召集地方银监局和各大商业银行在深圳召开会议部署如何进行2012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监管机构正在讨论的征求意见稿也要求银行按照“保在建、压重建、控新建”的要求,2012年平台新增贷款要实现“降旧控新”,全年平台贷款增幅必须明显低于全部贷款的平均水平。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李华林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